(资料图片)
今天(14日),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》迎来落地实施一周年。回顾过去一年不难发现,在南沙,科技创新产业逐渐投产,各类人才不断聚集,越来越多货轮接连驶出……南沙很忙,正力图打破制约知识、技术、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壁垒;南沙很忙,正在开发开放上提速、提质、提效;南沙很忙,正乘风破浪,蓄力腾飞。
一年来,各种“高大上”的产业和企业纷纷来南沙“扎堆”:广汽丰田五线、南砂晶圆、芯聚能、联晶智能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,融捷电池、巨湾电池、沃森生物等项目动工建设。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成投产。2022年,南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36.9%。这,仅仅是个起点。
一年来,南沙对人才的渴求有目共睹,这里正成为人才聚合地。从2022年6月30日率先推出的“港澳青创新十条”,到2023年5月11日重磅升级的“国际化人才特区九条”,大量“不拘一格”的人才引进政策,彰显南沙打造人才创新平台、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的决心。据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统计,全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实现年增长100%。
一年来,南沙正成为全球贸易新的汇聚点。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、近洋码头投入运行,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已建成启用;开通151条国际班轮航线,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超1800万标箱;开通中欧、中亚班列,海铁联运量累计突破10万标箱……在《南沙方案》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的要求下,南沙港通江达海,连接全球。
2022年,南沙外贸进出口总值近3000亿元,增长23.2%,带来惊喜;“南沙造”火箭一飞冲天,“一箭26星”刷新纪录,令人振奋;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与南沙产业高度契合,产学研成果值得期待……更为重要的是,南沙的成绩单不仅仅是南沙的,更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。
南沙,向实成长、生机勃勃;南沙,未来已来,无限可能。
监制/胡翼 宋雪
主编/张蓓
值班编辑/林骁颖